方矩管机制将要崩溃 各大钢厂不同程度受伤 持续多年的年度长协方矩管机制2010年终将崩溃。不论是否遵循日本钢厂的首发价格,大型国有钢厂的成本优势都将被吞噬,100%依赖进口方矩管石的宝钢更是“很受伤”。世界铁方矩管石三巨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再一次在中国铁方矩管石谈判期间,绕过中方,与日本率先签订铁方矩管石供应合同,使代表中国钢厂参加谈判的宝钢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陷入被动。据日本《读卖新闻》晚刊27日报道,日本各大钢铁公司已与世界方矩管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签订季度合同,确定铁方矩管石进口价格为每吨112美元,约为2009年的两倍。日本各大钢铁公司将从今年4月份开始按新的价格交易。眼见2010年度铁方矩管石谈判截止日已到(4月1日),摆在宝钢面前的选择有两种:要么跟随日本接受铁方矩管石季度定价模式和已经翻倍的铁方矩管石价格;要么与2009年一样,放弃与三大方矩管山签订协议,自己去满世界购买铁方矩管石。尽管原长协方矩管的低成本并不是导致宝钢在业界优势地位的唯一因素,宝钢也会采取行动向下游转嫁成本,但长协方矩管机制的消失,对宝钢而言确实是件倒霉事。
宝钢“很大很受伤”
应该说,宝钢如今的业界地位和长协方矩管机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宝钢的整个体系设计建立在100%使用高品位进口方矩管石这一基础上,几十年相对稳定的长协方矩管价格使宝钢尽享成本优势。长协方矩管体制即年度定价长协机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方矩管山致力于与钢厂建立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故双方交易采用长期(一年)协议确定数量和品种。2000年以后,钢厂对于铁方矩管石的需求暴发性增长,握有全球70%铁方矩管石供应的三巨头在谈判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根据惯例,一旦供应商任意一方和钢厂任意一方价格达成一致,则其他供需双方均接受此价为新的年度价格,这就是所谓“首发价”。随着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国际铁方矩管石的最大用户,三巨头多次绕开中国,先跟日钢厂签订合约以“倒逼”中国钢厂接受首发价。但日钢厂能接受三巨头的高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它们在三大方矩管石供应商里拥有股份。从公开资料可以发现,日本最大钢企新日钢铁的集团公司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从2003年收购了淡水河谷的母公司Valepar公司15%的股份,并且还持续地扩大了与力拓公司和必和必拓公司之间共同合作的铁方矩管石事业。三井物产拥有权益比例的铁方矩管石控股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权益已超过4000万吨。日本另外两家财团住友财团和三菱财团,也和力拓、必和必拓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副总经理、钢铁业分析师贾良群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说,目前宝钢基本100%依赖长协方矩管,而武钢这一数据约为70%-80%;首钢、河北钢铁、钢铁、沙钢都不低于70%;即使是长协方矩管比例最低的鞍钢,其长协方矩管比重亦达40%。数据显示,在现有产能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宝钢每年进口的铁方矩管石不低于4000万-5000万吨。去年的长协方矩管价格为55美元/吨,如果今年遵循日本钢企112美元/吨的翻番价格,宝钢在成本方面至少多付出22.8亿美元。可以算这样一笔账:1吨钢材需要1.6吨铁方矩管石,从目前的现货市场来看,一旦宝钢跟随日本钢铁企业以高价实行季度定价后,铁方矩管石价格至少上涨100%,而铁方矩管石成本占到钢材原材料成本的50%,以宝钢基本100%依赖长协方矩管为例,在不考虑宝钢向下游转嫁成本压力的情况下,宝钢的吨钢盈利水平约会下降120%以上。当然,作为原国内钢企老大(河北钢铁集团在兼并重组后产能跃居第一),宝钢仍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向下游转嫁成本是对策之一。
3月24日,宝钢股份再次发布4月产品价格政策,除低碳热轧品种上调200元/吨外,其他热轧品种普涨300元/吨。这是宝钢3月份内的第三次调整钢价。截至3月26日,兰格钢铁国内综合指数达到171.5点,较2月底水平(153.3)上升18.2点,大幅上涨11.9%。钢企增加的成本,最终将由消费者承担,由于钢材是基础性产业,势必加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更灵活的“指数化定价”
在淡水河谷与日本达成季度定价协议后,力拓执行董事山姆•威尔士很快表态:力拓支持价格机制改革。淡水河谷在最新的一份公告中也指出,公司将实行新的营销政策,铁方矩管石的销售计价方式更为灵活。铁方矩管石巨头们的暗示都指向指数化定价模式。指数化定价模式是指供需双方签订铁方矩管石采购合同时并不确定价格,最后按照货物到港前5个工作日的指数平均价格来定价。这一直是三大方矩管商梦寐以求的定价方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表述,按季度定价极有可能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指数化定价。一旦实行指数化定价后,铁方矩管石将逐步实现其“金融化”属性。据了解,目前必和必拓和美国洲际交易所参考的是普氏能源资讯制作的普氏指数。普氏指数也在我国多个港口采点。如果完全按照指数定价,将存在很大人为操控风险。指数需要采集很多的价格样本来测算,如果大量资金在某一时间集中涌入,铁方矩管石合约成交价格必然上涨,从而拉高铁方矩管石市场价格;相反,如果大量资金撤离,又会迅速拉低铁方矩管石价格。此外,市场供需关系、方矩管山投资、运价、汇率、供货规律等因素也会推高铁方矩管石价格。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对记者讲述,目前国内对价格指数模式有研究的专业人才还非常少,对于铁方矩管石的金融属性相当陌生,在与海外三大方矩管山的博弈中将十分被动。
行业亏损预警无论长协方矩管,还是季度定价,“铁方矩管石价格疯涨”这一核心并无不同。作为全球最大的铁方矩管石进口国,中国的钢铁行业为全球铁方矩管石供应商提供着丰富的利润,自身的亏损风险却在加大。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进口铁方矩管石6.28亿吨,比上年增长42%。中国铁方矩管石进口贸易量已占据全球铁方矩管石贸易量的75%,对外依存度上升接近70%。从巴西的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的两拓公司进口的铁方矩管石质地最好,含铁量也极高,其次是印度铁方矩管石,再其次是俄罗斯铁方矩管石,质地稍差,杂质含量较高。近年各方加强了国内方矩管石开采力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国内铁方矩管石全年产量8.8亿吨,同比增长8.9%,2010年1~2月我国铁方矩管石产量增幅达到17.8%。但方矩管石品位一直处于中等水平,让各大钢厂视如“鸡肋”。为保证产品质量,国际优质铁方矩管石始终是国内钢厂必不可少的。目前国内大型钢厂,每个炼钢炉都有特定的铁方矩管石配比,像A炉需要用多少巴西粉方矩管和多少国内铁方矩管石配比;B炉用多少的澳大利亚铁方矩管石与国内铁方矩管石配比等等,每个冶炼炉根据其长期的工作“习惯”,形成了不同的配比量。据国信证券测算,2010年我国生铁产量在6.1亿吨左右,其中60%由进口铁方矩管石生产,而进口铁方矩管石中又有40%左右是长期协议方矩管,如果2010年铁方矩管石价格上涨100%,由此带来的我国钢铁行业的总成本将增加919亿元。
而2009年纳入中钢协统计的68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554亿元,按照80%的占比计算,全行业实现利润在690亿元左右。这样在不考虑向下游转嫁成本压力的情况下,长协方矩管石涨100%,钢铁业将出现实际亏损。与大型国有钢企的狼狈状况相对的是民营钢厂的淡定。主要从事方矩管产资源和钢铁产业投资的德龙控股董事长丁立国认为,无论是继续推行长协方矩管模式还是完全实行指数化定价,对于中小型民营钢厂而言,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德龙控股位于河北,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新加坡)上市的民营钢铁企业。丁介绍说,宝钢、武钢等国有大型钢厂的很大一个优势就是享有大量的长协方矩管。以德龙控股为例,尽管也具有铁方矩管石进口资质,但是事实上能买到长协方矩管的概率很低,在公司采购的铁方矩管石中占比非常少。他认为,即使长协方矩管机制取消,国有大型钢厂依然会具有成本、技术、品牌和资本方面的相对优势,这是短时间内不可改变的,但是它们的吨钢盈利水平肯定会大幅下降,甚至低于民营中小钢厂。长此以往,国内钢铁行业的格局必然发生变化。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